就業方向
資訊傳播產業快速崛起,再加以全球在地化的浪潮,帶來的就業趨勢與需求包括數位媒體的興起、文化創意產業的日益勃興與全球在地化的市場。本系碩士班為一多元整合的學術機構,正可配合上述潮流,提供嫻熟臺灣語言文化傳播、文史藝術與數位典藏、具備數位傳播技能的專業人才。本系碩士班之人力需求與供給面如下圖。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碩士班之人力需求評估圖
本系碩士班是一整合臺灣語文與大眾傳播的高等人才培育機構,所培訓的畢業生以滿足上述兩領域的需求為目標。在語言與文化方面,國內設有三所美術館、臺灣文學館以及多所博物館,各縣市也都設有文化局,這些單位都竭力推廣文化、藝術展演、文藝教育與文化行銷工作,需要專業人才。在大眾傳播方面,平面媒體、廣電媒體,以及數位/資訊傳播等領域,都需要內容製作以及整合行銷的人才。在此趨勢下,本系碩士班可成為上述人才培育的搖籃。以下針對本系碩士班培訓人才的機會與出路作一說明:
(1) 提供全國/地方媒體所需求的臺灣語文傳播人才
根據主計處發布於99年的《就業、失業統計》,10年來(1999年至2008年)臺灣整體受雇員工成長率13%,其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的受雇員工人數從10年前的14萬3仟人,成長到2008年的17萬1仟人,成長高達19.58%,遠高於全國受雇員工人數成長率。從這個數字看來,傳播產業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其人才需求與吸納量正逐年成長。
另根據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於2012年10月發布的《臺灣經濟最近情勢》,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產值佔服務業比重逐年擴張,101年前半年分別為5.83%與5.87%, 均較100年同期之5.46%與5.54%提升許多;而實質成長率更達到7.47%,受僱員工人數在101年1–5月累積較100年同期增加了2.77%。這份資料說明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產正蓬勃發展1。另外,同一份資料也指出,與本系碩士班息息相關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隨著多元國際文化交流及優質生活追求而逐漸提高,較不受到景氣的影響,101前半年實質產值成長率為3.90%,預估101年實質產值成長率為3.13%。
因應資訊及通訊傳播業及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持續成長,本系碩士班畢業生可以有相當的就業機會。此外,本系碩士班臺灣語文與傳播結合的特色,更可使畢業生擁有一般新聞/大眾傳播研究所無法具備的臺灣語文專長。獨特的臺灣語言、文學及文化背景,可以使我們的畢業生除了勝任一般媒體主管、記者、編輯、執行製作,更可擁有不可取代的就業機會,如具有在地背景的專業人員及能使用各種臺灣語言採訪、播報的傳播人才。
此外,苗栗地區有相當數量的傳播媒體機構,若把桃園、新竹、臺中等地納入,更有相當的傳播人才需求。本系碩士班開設多項媒體與傳播實務結合的課程,不但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學、常民文化與歷史記憶之研究,了解各族群文化之特色,也使其具備專業就業能力,成為符合地方媒體所需之傳播人才。以本系大學部畢業生為例,在區域性廣播電臺任職及在主流媒體擔任地方記者的不在少數,包括聯合報、蘋果日報、Nownews今日新聞、苗栗大漢之音、大苗栗電視新聞網等,故本系碩士班培養的在地人才有相當的就業機會。
(2) 文化產業與文創人才
根據行政院組織法的修訂,行政院現有的文建會與教育部、新聞局等部會相關業務已在民國101年5月20日整併升格為文化部。而文化創意產業更已成為政府施政重點,國家於這一塊領域將會有更多的耕耘。2010年中央政府總預算1,714,937百萬元,其中文化支出預算已達26,056.07百萬元,文化支出預算總金額占中央政府總預算金額之比率約為1.52%。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總企業數為52,673家,總營業額為6,616.0億元。
此外,政府近年陸續在華山、花蓮、臺中、嘉義及臺南等五大文創園區建立產業群聚,也積極輔導基層文化設施,客家文化園區開發、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臺灣生活美學運動等計畫也自101年度起全面展開。政府與民間雙管齊下,顯示文化創意產業在蓬勃發發展當中,可望為文創人才提供充足的舞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相關人力的需求節節升高的同時,本系碩士班的設置不但能夠提供更嫻熟臺灣語言、文化的人才,本系碩士班強調的影像與媒體專業訓練,更能培育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人才,本系碩士班畢業生投入社會有相當的發揮空間。
(3) 在地文化保存、典藏、詮釋與研究的人才
本系碩士班課程強調學生對臺灣語文、文獻、在地化專業知識、文化刊物出版的訓練,並提倡對鄉土文化的多元性研究,包括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重要作家文本、文本分析能力與理論、當代文化思潮與重要人文思想的核心議題等,畢業生可成為在地語文、 地方文史、藝術與民俗等在地文化實踐人才,及文學研究、高等教育師資、臺灣語文、藝術、民俗等研究案執行或設計人員。
近年來,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等都聘用大量臺灣語文人才。未來全臺灣各地的文化建設,如:可望縮短南北藝文表演設施差距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扶植流行音樂產業發展的南北兩座「流行音樂中心」、延續傳統戲劇並推動傳統藝術教育「臺灣戲劇藝術中心」,以及「故宮南院」、「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苗北、彰化藝文中心」、及「屏東縣演藝廳」等,都將充實各區域文化藝術能量,提供臺灣相當的臺灣文學與語言人才的就業機會。